分得出來「聽(Hearing)與(Listening)聆聽」的不同嗎?
爆炸的資訊讓我們常常分心了,或是想一次處理兩件事情。
對話變成了告知,常常變成你只是在等待別人結束他要說的話,你就能繼續你的談話內容。反之亦然。
自顧自的說話,不在意別人說什麼怎麼說。你也許沒有真的意識到,常常別人話還沒說完,你就會去「猜測」別人的意思,趕快回應他。
想想你會喜歡別人這樣對你嗎?是不是常常話講到一半就被打斷呢?你有沒有常聽到別人說「可以先聽我說完嗎?」
聆聽不是你身體耳朵在場就完成,常常你的思緒沒有在別人身上,別人是會發現的,人絕對能偵測到人類微小的表情與反應,「臨場感」很重要,你是不是真的在場,每個人都能察覺到,有時候沒有說,只是不想讓你尷尬。(突然想到很多女友好像都會唸男友,講話都沒有在聽,男生也不敢回答,可能真的是沒在聽?哈哈)
我是一個非常心急的人,我常常察覺自己沒有好好的聆聽別人,就急著想要回答問題,以為自己在解決問題,卻沒有把同理或是情緒的事情解決。而當我斥責自己的時候,又會有點分心。不過我正在練習這個意識的練習。
以下是我從life kit Podcast學習的
1. 先閉嘴再聆聽
簡單也最難做到,先閉上嘴,讓別人把話說完
讓別人先感受到你是真的有在聆聽對方
甚至可以讓對方知道「我有在聽,我想了解你在說的內容,我也不會打斷你。」
2. 擷取重點並延伸
可以從對方說的話擷取重點,重複對方說話的內容,並從上面延伸討論
3. 要有耐心
我們常常無意識的沒耐心,只是等待對方把話說完(不要不承認),應該多給自己時間去聽,be here be present. 才能真正的同理對方。
越簡單的道理越難達到,至少先意識到自己是不是有分心或是妄下結論的壞習慣。
你真的有在聽嗎?想想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