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疫情爆發到通貨膨脹後,Youtube推播、新聞台、FB動態,充滿著幾個議題「萬物齊漲」、「低薪、高房租」、「升息導致經濟衰退」、「躺平族」、「從M型社會到L型社會」、「柬埔寨詐騙」、「網路詐騙」。連去摩斯漢堡吃飯,也看到天下的最新一期的通貨膨脹深入報導,忍不住拿起來閱讀。雖然看了壓力很大,我也是忍不住會一直關注這個議題,一直提出相關的資訊跟身邊的人討論。
最近發現被這樣的訊息圍繞,我的大腦充斥著「沒希望了吧」的負面訊息,朋友的話題也會圍繞在工作很辛苦、生活很困難,被危機感四伏,好像每個決定都跟經濟、財富有關,好像漸漸會忘記每件事情都有它的優缺點,雖然現在看似經濟狀況很差,但其實每個時代都會讚頌上個時代的美好,好似「現在」就是最差的時代。
有這個意識後,我決定要好好的糾正我的腦袋。以防我天天想著負面訊息,遇到的事物也會跟著負面起來。
雖然看起來世界經濟確實有遇到危機,但有什麼轉機是我們可以思考的呢?一邊寫這篇文章的我,也一邊思考著。
1.「不奴了!」Z世代的人正在身體力行地改變上一代的工作態度。
常常聽到同事聊天說,現在的年輕人沒什麼責任感,六點就離開公司,有什麼急事訊息也不會回,害得自己要加班收拾殘局。看似「安靜離職」的行為,但其實這種工作態度,不是我們這代所羨慕的嗎?
以前常聽高層說,「生活跟工作早就融合在一起」,我認為這只是高層的期待。如果員工能把工作當作生活,當然是一件最好的事情,如果大家能因此感到驕傲,就是管理層的功績了。
現在的22-25歲的年輕人,雖然領著不高的薪水,但是至少了解到生活應該還給他們,他們不需要被公司所綁架,當這樣的想法成為集體意識後,企業也需要慢慢地調整新的心態與管理態度。社會才會有新的氣象。
2.「改變了!」疫情真的讓遠端工作成為新的可能性
雖然大多數的台灣企業還不能接受,但打開求職網會發現,遠端工作的缺額真的增加了。雖然人與人見面會增加向心力、創意的能力,但總是有不同的工作是完全能遠端進行的,時代真的不同了,以前嚮往的在家工作的機會,真的被打開了不是嗎!剩下的就是我們如何把自己的技能放入這個可以在家工作的職缺中。
3. 「接案時代來了」第二技能也能賺錢
雖然企業給予的薪資水平不高,但人們正在學習第二第三技能。不知道大家身邊是不是多了很多朋友在網拍賣貨、做團購、接接小編工作、美編設計。以前接案的機會真的沒有現在那麼多,但因為人們願意相信個人品牌,相對價格也較低,工作的流通率變高了。我們的第二技能也有可能可以賺錢。
4. 「破壞既有市場」高房租有可能導致人口外流
雖然人口外流出蛋黃區的機會較低,但我想這是因為房租還沒有壓倒大家,等到大家真的受不了,流出大於流入,這個不可逆的事情就會發生。
5. 「不再物慾」物質不容易得到,我們可以珍惜擁有的事物
若物質生活停滯,我漸漸的不追求物質生活,衣服買得少了,也發現原本的衣服也很好,鞋子原來一雙可以穿那麼久!跟朋友出去也不必美麗精緻,吃吃麵攤、在摩斯喝飲料、在家喝茶也是很好的選擇之一。雖然要控制消費,但本來就不需要天天跑餐廳,偶爾能自己煮,也很能顧及健康。
6. 大家都面臨到人才需求轉型,起跑點是一樣的
時代正在調整對於人才的需求,大家都要面對新的思維跟技能學習,這時候越早把舊思維拋棄,勇敢地學習新技能的人,才是跑得最快的。這時代學習力快才是重點,證明自己可以,而不是花時間在懷疑自己不可以。猶豫總是很久、煩惱總是蹉跎光陰,若我們能因為現代給我們的挑戰,看似沒希望,還是能找到方法去改變。就是最光明正向的事情了。
7. 小人物也正在翻轉命運
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靠著自身的努力闖出自己的小圈圈,運用媒體、網路的力量,找到自己的定位。小眾時代其實只要抓住一群人的目光,就能有經濟效應。但我們往往總是羨慕能坐享其成的事情、追求快速致富、如何最快退休,也許我們應該要多多看看,很多長期努力的人怎麼經營自己,讓自己的觀念能隨著時代轉彎,才不會在時代高速轉變時,我們只能抱怨著自己被時代遺忘,嘆氣著自己是時代的受害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