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受自己沒那麼偉大|學習筆記18

by Kelly Guo
4,133 views

  • 其實你沒那麼偉大|如何面對別人反對你的負面感受?


反著想,#大家都會覺得自己才是對的

在你經驗越多,或是有幾個成功經驗後,你會越來越容易認為自己「是對的」,所以你也很容易覺得別人「是錯的」。相對的,對方也是這麼想。

在事情發生衝突時,我們總是會先把重點放在自己的自尊身上,「為什麼你沒看到“我”有多努力」、「為什麼你讓“我”很難堪」、「為什麼你不同意“我”」。

#不用太在意對方的情緒

當對方不同意你提出的想法,其實就是那件「事情的作法」不是他要的,但不代表「你」被否定,你還是能持續解決問題。

《試錯是一個過程,錯誤不會是結果。》

感覺不舒服,#試著把想法跟自己分開

換言之,如果你把重點都放在「自己的感受」,一旦事情跟你不同方向,你就會有很多「負面情緒」,這一切都是因為「你把自己看得太大了」,你覺得你付出了很多時間,但結果似乎都沒有意義。


#事件本身是中立的

事件本身是中性的,如果事情本身方向錯誤,有可能是來自「外在雜訊」,但這個時候,花太多時間去「責怪對方或自己」,其實沒有意義。


我們跟做的就是撿起事件本身,判斷幾件事:

❶ 這件事情是誰的問題,是對方的問題、還是自己的問題
❷ 如果是對方的問題,對方的觀念無法改善 ➜ 不可控,若想解決事件,只能造著對方的規則,或離場。
❸ 如果是對方的問題,對方的觀念可以溝通 ➜ 試著溝通,若無效,回到❷
❹ 如果是自己的問題 ➜ 試著解決問題

不用過度執著,為什麼對方要找你碴,對方是給你一個「錯誤訊息」。只要你去避開「錯誤訊息」,你會慢慢找出對方需要的解方,所以說,對方給你「錯誤訊息」,可能是「相對正確的訊息」,至少你知道你會死在哪裡,讓你不要去。

「沒有訊息」或是「過度雜訊」,才是最可怕的。

若跟你合作的對象能告訴你他不喜歡什麼,厭惡什麼,他不是針對你本身,是針對你提出的想法。想法可以被修改,而你沒有因為想法被修改而被否認。

你沒有那麼偉大,沒人想要故意傷害你,回到事情本身,還有沒有方法可以解決問題。

結論
❶事情不順,不一定是針對你,是你把自己放太大了。
❷ 有時候真的是錯了,但不一定是你的錯或是對方的錯,雜訊讓我們容易錯誤,但錯誤讓我們離答案更近了。

推薦書籍#雜訊#被討厭的勇氣

➜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,歡迎follow我的IG @kelly.learning.dairy

#學習筆記
#我是凱莉
#下台階
#自尊心
#自我學習
#自我意識
#自我成長

Heading Title

0 留言

你可能也會喜歡...

留下你的想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