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體給我的學習
最近看了金錢心理學,對於「錢」與「物質」的交換的有很大的感觸。
錢其實就是個中性的貨幣,讓你交換物品或是勞動力,但每件事情只要被量化成錢就會很不一樣。
與其拼了命地賺錢,換來未來失衡的身體再花錢平衡,或是因為害怕或花錢之痛不去治療,不如從現在起換個角度思考:
把現在的努力換作是未來的金錢或時間
➜ 現在的早睡、定期運動=省下未來的醫藥費
➜ 現在的自律=存下未來的自由時間
最近牙齒的關係,從高中拖到現在的一顆QQ,遲遲不想面對,想了很久,其實我也可以選擇讓身體繼續承受「未知風險」,或是我現在就開始為了「身體儲蓄」。身體的儲蓄不一定只有存錢,我可以把每週一次的跑步良好的儲蓄,每當你為自己的身體做一件好事情,就等於換來未來「不必付的醫藥費」,現在的思維、行為,都會影響30年後,你的「財富」。
開始試著量化
➜每天使用牙線、電動牙刷 = 不用花錢做假牙或植牙 = 10萬以上的費用
➜每週2次規律運動=70歲後還可以遊山玩水 = 不用請看護 = 100萬以上的費用
➜無痛 = 健康 =不用住病房、醫療 = 根本是有錢人
跟我一樣換個角度想
➜拖延帶來的傷害,一定是指數型成長,小小的付出,也會是指數型成長
➜因為牙齒學習到,其實牙齒是身上唯一能替換的「器官」,現在我只是牙齒要替換一個取代牙,還買得到,如果今天是心肝脾肺腎,再多錢,其實也買不到健康。
還有規律很重要,不能看了文章,或是被鼓勵後只維持了一個月。
每天的一個小習慣,才能創造真正的複利效應。
因為一顆牙的學習實在帶給我太多XD,分享給大家,希望大家每天都要清洗牙齒,牙痛不要拖!(其他地方也是只是牙痛比較明顯)
–